葛文勋先生与厦门大学(一)—忆往昔漫漫求学路

时光不语,岁月不言,静静书写葛文勋先生与厦门大学的深情故事……这段故事,宛如铺开一卷折叠的光阴,娓娓道来葛文勋先生对厦门大学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赤子之心……

忆往昔,漫漫求学路

葛文勋先生1923年出生于福建上杭。1942年,先生怀着爱国救国的远大理想、怀着对科学朴素而纯真的热情,入读厦门大学机电工程系,萨本栋校长亲授《电机学》课程,导师为系主任朱家炘先生。先生在校期间成绩优异,两度获得嘉庚奖学金,并以第一名成绩毕业。2

葛文勋先生厦门大学求学时期与导师名单

葛文勋先生毕业成绩单(左起第九)

 

葛文勋先生成绩单

先生在厦门大学求学期间,时逢学校内迁长汀办学之际,在八年的战火纷飞中,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厦门大学在萨本栋校长带领之下,始终弦歌不辍、自强不息坚持办学,以自己的坚守与气节爱国救国,成为当时粤汉铁路线以东唯一的国立大学,也是最逼近战区的国立大学,在艰难困苦中铸就了“南方之强”的辉煌,撑起了中华民族高等教育的东南半壁。作为长汀时期厦大莘莘学子中的一员,先生在烽火南强中度过难忘的四年求学生涯。

长汀的八百里路云和月,记载着先生艰苦求学历程的点点滴滴……

彼时,物资匮乏,在衣食住行方面困难重重。以树皮代瓦屋,以夏布代窗纱,用厚木板钉成实验桌,用竹管从山上引水,用木桶、大锅等土办法自制供应蒸馏,陆续建成各类宿舍、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生活更是艰苦,就如先生在《点灯》中说到“生活艰苦,我们三餐不继”、“大部分同学却能勒紧裤带,唱‘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同学们的早餐是稀饭和一小碟黄豆,中餐和晚餐是干饭和一碟青菜,萨本栋校长逢年过节便用自己的薪资赠送每位学生一片猪肉增加油水。就是在这样物资匮乏的生活中“把一个羞怯的孩子带成充满希望愿意献身社会的青年”,教会了“生活和为人的道理”。

彼时,办学条件简陋。教室和课桌椅不足,从早晨天未大亮的六点钟就开始轮班上课。图书资源十分有限,同学们十分珍惜每次借书机会,大小阅览室,到处鸦雀无声,如饥似渴地阅读。山城没有电灯,只能用植物油及灯草蕊点灯,萨本栋校长拆下自己汽车引擎改装成发电机,照亮校舍。

彼时,萨本栋校长患有严重的胃病和关节炎,不得不穿着一件铁杉支撑他的腰部,带病坚持站着上课;为了保证教学研究的正常运行,萨本栋校长带头减薪,教授、讲师们的工资也几近减半;办学经费有限,处处捉襟见肘,但是萨本栋校长依旧坚持“再苦不能苦学生”;萨本栋校长秉着“未到‘最后一课’的时候,应加紧研究学术与培养技能”的原则,将研究学术与培养技能当作“国魂所寄托的事业”,为师生树立了榜样;萨本栋校长治学严谨,在学术上具有卓越的成就,在专业教育上教导了学生们求学研究的方法和规范。在先生的心里,这样一位“苟利国家生死与,且育英才汀水边”的伟大校长,满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倾注全部心血,奉献了他的智慧与青春,励精图治,精心擘画南方之强的发展,心中装着的,是厦门大学求知若渴的莘莘学子、是钻之弥坚的科研与学术、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

在先生的心里,这样一位大爱无疆的校长,高瞻远瞩之创见、鞠躬尽瘁之德范,为学生撑起一片广阔的天地。就如先生在《点灯》中所写“想要一盏小灯,引来许多的灯,照亮年青一代的心灵,让他们把这灯光传下去”,萨本栋校长用他心灵的火,点燃了长汀学子心灵的灯塔。
4
《点灯——写在教育基金筹款前夕》
5
 《萨本栋精神和厦大传统》
以萨本栋校长为核心汇聚而成的厦大长汀精神,时常激励着葛文勋先生。先生于2002年9月写了《萨本栋精神和厦大传统》一文,深切缅怀萨本栋校长认真负责、勇敢创新、克难务实、克己爱人、坚毅不屈、无私无我、牺牲奉献的精神。先生每次回厦,都会前往萨校长墓园中献花纪念,并拾回墓园中黄色的迎春花,放置于他办公桌上的小纸杯中,那黄色的小花承载着先生对恩师深深的敬仰、感恩与缅怀之情。厦大长汀精神也成为先生不畏艰难、亟求上进的动力及立身处世的准绳。

纵使求学时光匆匆而逝,但从烽火连天的岁月中一同走过,厦门大学无声却饱含深情的关怀,始终是先生心中永恒的记忆。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长汀时期厦门大学报国为民、烽火砥砺的家国情怀、超凡卓然的自强精神、育人为先、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如同一颗炽热的火种,点燃先生心中永恒的信念……

葛文勋先生在厦门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亲笔撰写的《怀念厦大长汀精神》诠释了先生心中的长汀精神。“我怀念厦大长汀精神,我希望未来的大学生有机会见到它,再做选择。”先生在文中寄语广大中国青年学子,要传承长汀精神,做一个“诚实”、“公平”、“能替别人想”、“有工作道德”的“好人”。
6

《怀念厦大长汀精神》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1946年毕业前夕,先生的离情别绪掺杂于雄心壮志中,写下“风萧萧兮汀水寒,诸士今别兮终复远”、“他日重逢笑白发,灯前共叙沧桑梓”。等到那一日,回忆起属于自己的厦园长汀时光,回忆起厦园中的恩师、挚友,那是一份怎样的感动与怀念……

7

先生在美国求学期间与教授合影

先生毕业后于1946年底去台湾从事电讯建设工作,期间曾到南京看到战后一片凄凉景色,感到无限伤心,七年中先生走遍了大小乡村,东南西北,经历过许多磨炼,先生意识到仅靠闭门造车是不够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同样必不可少。于是,1954年,单位公派留学,先生毅然踏上了美国的求学之路,在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凯斯工学院(Cas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半工半读,分别于1956年和1959年获得硕士及博士学位。先生在抵美后的第一张照片上写下“从黑暗里来的人,在阳光下睁不开眼睛”,但是“在黑暗里磨炼出来的力量,会在光明中创造更耀眼的光辉”。随后,先生于1959年留校任教,开始长达几十年的教学、科研生涯。